工商時報【李書良】

宜蘭電動床近幾年來,隨著硬體蓬勃建設與資本大量的湧入,中國電影票房呈現飛速增長,大有追上美國之勢。然而,畸形成長、急功近利等原因,讓中國電影票房自今年第2季起,醫療電動床評價迄今仍處頹勢。

在官方政策支持下,中國的電影票房自2009年隨著電影院興建、大螢幕增設、資本熱情投入,出現高速增長,2015年票房已達440億元人民幣(下同)。若依照此增速,今年票房可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今年6月中的上海電影節,其中1場論壇請來台灣名導李安做為與談人,題目就是「票房即將超美國,成為『老大』還差幾件事」。單由這一點,可以想見中國電影界人士對於票房上即將超越美國的自得之情。

然而,綜合陸媒報導,今年第2季中國電影票房意外出現滑落,繼暑期檔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縮水31億元後,剛結束的「十一」黃金周,電影總票房較去年同期下滑15%。這讓這幾年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電影票房被迎頭澆上一盆冷水,600億元的全年票房目標遙遙無期。

票補減少 泡沫現形

對此,中國媒體、輿論圈與業界已出現檢討、反思的聲浪。論者指出,電影票房增速放緩的原因,首先來自票房補貼的不斷減少,以及「虛假票房」的被圍剿。

據了解,中國電影這幾年的迅猛發展與票補大戰不無關係,而中國政府今年則對此大加整頓。陸媒統計,2015年440億元的票房中,大約有30億到50億的票房來自於補貼。補貼的存在一方面掩蓋了電影受眾的真實購買力,也造成了電影票房的虛胖和泡沫化。一旦票補減少,中國電影的票房水準就會現出原形。

虛假票房則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又一畸形現象,而且由來已久,在去年的票房冠軍電影「捉妖記」身上就發生過。為了一舉超過「玩命關頭7」,拿下票房冠軍的寶座,「捉妖記」在自身票房增長乏力的時候,由片方購買大量電影票以公益場的名義進行放映。但事件在媒體的曝光下,這些公益場根本沒有人去觀看。

特別是今年在官方的整頓下,原先被視為強片的「葉問3」就倒楣了,因為票房造假,「葉問3」被開出巨額罰單。在這樣的威懾下,中國電影市場逐步走向規範,雖然隱性的票房造假行為依然存在,但是這類行為有效擠出了電影票房中存在的泡沫。

終結弊端 借鏡韓片

另一方面,從供給側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的產能過剩已經是一個愈來愈嚴重的問題。業界人士表示,中國電影現在每年立項註冊的影片達3千到4千部,「粗放式的製作方式,虛高的產能,真正能創造出票房的很有限。現在急需做的,是產能降下來,品質提上去。」

同時,近幾年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大舉進入。但是大量游資的進入和非理性投資的增加,也給電影市場帶來浮躁和泡沫,產生很多弊端。

以近年最夯的青春類型影片為例,「IP+小鮮肉」的模式已經形成套路,太多青春片的投資人認為必須按照這個套路來才能賺錢,編劇一旦冒出一個新想法,興沖沖地找資本談時,卻遭到資方的嚴厲駁斥。

中國電影界人士感嘆,韓國的經驗值得借鑒。本世紀初,韓國電影也遭遇過類似的問題,後來遭遇票房失敗的韓國電影開始面臨資本的退岡山電動床潮,電影人開始反思他們的製作環節,這才造就了韓國電影的繁榮。

13729EBF458EBAD7
arrow
arrow

    tu66g8qck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