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模版北京新發地蔬菜直通車為何碰壁 多數小區居委會直說沒地方
2015年1月5日訊,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隨著北京市產業升級,一個個早市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早市撤銷瞭,居民買菜怎麼辦?記者走訪北京市最早推出便民菜店的新發地發現,蔬菜進社區佈點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不僅便民菜店難進社區,就連機動靈活的蔬菜直通車也是處處碰壁。新發地菜籃子負責人吳志廣說,“這兩年碰壁的小區少說有200個瞭”。這一百姓想著盼著的好事為什麼這麼難辦呢?

新發地蔬菜直通車的菜攤前汽車喇叭品牌推薦擠滿瞭前來買菜的居民

直通車來瞭 居民買菜排大隊

上午9時,方莊芳星園二區東門口,新發地蔬菜直通車的菜攤前擠滿瞭前來買菜的居民,算賬繳費的人排起瞭長隊。

“我先把東西放這兒,拎不動瞭!”韓大媽左手拎著白菜、橙子、黃瓜、菜椒等五六兜蔬菜,右手拎著兩袋雞蛋,把東西放在結賬臺上,又回到隊尾排隊。

“年初的時候這裡還沒這個車呢,那邊那條主路上,讓幾十個小販沾滿瞭,一大早就吵死人,車走不動,一條路都是爛菜葉子、塑料袋子。”排隊買菜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社區辦實事,引進瞭直通車,這多方便啊!”

直通車車主梁顯華幾乎已經被“埋”在瞭買菜的人群中,“每天上午都是這麼忙,我這一車,得裝個萬餘斤,還得加上一個小面,拉3000來斤大白菜!”梁顯華說,他們的菜價公司都給定瞭上限,“早市遊商那個咱不能硬比,咱分量足!我原先就是打遊擊的,對裡頭的道道兒清楚著呢,進價他沒我們集采的低,賣的比我們還低,那不就是分量上找齊兒。”

“你別看我這兒就那麼幾十平方米的攤子,每天能賣出的蔬菜水果都得上萬斤,差不多能滿足5000來戶居民的需求。”梁顯華說。

無人牽頭協調 直通車在200多小區碰壁

新發地菜籃子負責人吳志廣告訴記者,新發地便民菜店、直通車項目已經建起瞭綠色蔬菜基地25萬畝,配備瞭便民菜車80多輛,便民汽車音響喇叭品牌菜店和蔬菜直通車覆蓋瞭160多個社區,開設的便民菜店和蔬菜直通車幾乎傢傢叫好,僅今年就將約10萬噸的蔬菜水果送到瞭社區裡。可這種百姓歡迎、高效集約的方式卻經常碰壁。

新發地便民菜店早在2009年就推出瞭,在2010年時曾計劃用3年的時間把新發地便民菜店開設1000傢左右,目前來看推廣速度顯然沒有達到預計目標。“成熟的模式也有,資金保障也有,癥結就在選址難。目前開設的便民菜店、蔬菜直通車,8成以上是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實現的,剩下的大部分是居民向居委會反映後,雙方接洽的。”吳志廣說,“我們也想擴大覆蓋面,規模越大,平攤在蔬菜上的成本越小,送到居民手裡的菜價越便宜。我們常接到居民希望進駐的電話,也安排瞭專門的隊伍到各個小區考察,每年都得走上百個小區,真正能洽談下來的,一百個裡能有三四個就不錯瞭。”

至於被拒絕的原因,吳志廣說,“最多的理由就是‘沒有地方’,有的是小區真的沒有地方,有的是相關用房已被挪做他用,再轉租回來,租金很高,難以保障低廉的蔬菜價格。”

“後來推廣直通車,不需要一個固定的房屋,隻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停放車輛、打開車廂,20多平方米的位置,可是依舊很難促成。選址上就很困難,又得能停下車不影響居民通行,還得不擾民,別破壞綠地……開通一輛直通車,除瞭居民同意,還得需要街道、社區、城管、環衛等部門協商一致,而作為一個企業,對接這些部門也真存在一定的難度。”吳志廣說,這兩年碰壁的小區少說200個瞭,不少小區居委會或是物業都直接說沒地方。

搭建開放平臺 規范社區菜店配備標準

新發地蔬菜進社區是市人大代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力推的,他說早市的退出是城市產業升級的必然趨勢,現代化的蔬菜配送模式應該是從產地到社區,這包括從產地到社區、從社區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因為沒有中間環節,能夠達到最佳效率,降低價格,而且便於全程監控,更能夠保障食品安全。

新發地推進蔬菜進社區工程,就是希望能夠搭建起一個大的平臺,提供統一的安全的貨源以及銷售渠道,讓蔬菜能夠直接走到最後一公裡。

張玉璽建議,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是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借助城市產業升級契機,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標準,規范社區菜店配置標準和經營行為,為有志於城市蔬菜配送服務的企業搭建開放的平臺,更好的滿足廣大市民吃放心菜、吃便宜菜的需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穎 文並攝


2015年1月5日訊,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隨著北京市產業升級,一個個早市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早市撤銷瞭,居民買菜怎麼辦?記者走訪北京市最早推出便民菜店的新發地發現,蔬菜進社區佈點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不僅便民菜店難進社區,就連機動靈活的蔬菜直通車也是處處碰壁。新發地菜籃子負責人吳志廣說,“這兩年碰壁的小區少說有200個瞭”。這一百姓想著盼著的好事為什麼這麼難辦呢?

新發地蔬菜直通車的菜攤前擠滿瞭前來買菜的居民

直通車來瞭 居民買菜排大隊

上午9時,方莊芳星園二區東門口,新發地蔬菜直通車的菜攤前擠滿瞭前來買菜的居民,算賬繳費的人排起瞭長隊。

“我先把東西放這兒,拎不動瞭!”韓大媽左手拎著白菜、橙子、黃瓜、菜椒等五六兜蔬菜,右手拎著兩袋雞蛋,把東西放在結賬臺上,又回到隊尾排隊。

“年初的時候這裡還沒這個車呢,那邊那條主路上,讓幾十個小販沾滿瞭,一大早就吵死人,車走不動,一條路都是爛菜葉子、塑料袋子。”排隊買菜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社區辦實事,引進瞭直通車,這多方便啊!”

直通車車主梁顯華幾乎已經被“埋”在瞭買菜的人群中,“每天上午都是這麼忙,我這一車,得裝個萬餘斤,還得加上一個小面,拉3000來斤大白菜!”梁顯華說,他們的菜價公司都給定瞭上限,“早市遊商那個咱不能硬比,咱分量足!我原先就是打遊擊的,對裡頭的道道兒清楚著呢,進價他沒我們集采的低,賣的比我們還低,那不就是分量上找齊兒。”

“你別看我這兒就那麼幾十平方米的攤子,每天能賣出的蔬菜水果都得上萬斤,差不多能滿足5000來戶居民的需求。”梁顯華說。

無人牽頭協調 直通車在200多小區碰壁

新發地菜籃子負責人吳志廣告訴記者,新發地便民菜店、直通車項目已經建起瞭綠色蔬菜基地25萬畝,配備瞭便民菜車80多輛,便民菜店和蔬菜直通車覆蓋瞭160多個社區,開設的便民菜店和蔬菜直通車幾乎傢傢叫好,僅今年就將約10萬噸的蔬菜水果送到瞭社區裡。可這種百姓歡迎、高效集約的方式卻經常碰壁。

新發地便民菜店早在2009年就推出瞭,在2010年時曾計劃用3年的時間把新發地便民菜店開設1000傢左右,目前來看推廣速度顯然沒有達到預計目標。“成熟的模式也有,資金保障也有,癥結就在選址難。目前開設的便民菜店、蔬菜直通車,8成以上是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實現的,剩下的大部分是居民向居委會反映後,雙方接洽的。”吳志廣說,“我們也想擴大覆蓋面,規模越大,平攤在蔬菜上的成本越小,送到居民手裡的菜價越便宜。我們常接到居民希望進駐的電話,也安排瞭專門的隊伍到各個小區考察,每年都得走上百個小區,真正能洽談下來的,一百個裡能有三四個就不錯瞭。”

至於被拒絕的原因,吳志廣說,“最多的理由就是‘沒有地方’,有的是小區真的沒有地方,有的是相關用房已被挪做他用,再轉租回來,租金很高,難以保障低廉的蔬菜價格。”

“後來推廣直通車,不需要一個固定的房屋,隻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停放車輛、打開車廂,20多平方米的位置,可是依舊很難促成。選址上就很困難,又得能停下車不影響居民通行,還得不擾民,別破壞綠地……開通一輛直通車,除瞭居民同意,還得需要街道、社區、城管、環衛等部門協商一致,而作為一個企業,對接這些部門也真存在一定的難度。”吳志廣說,這兩年碰壁的小區少說200個瞭,不少小區居委會或是物業都直接說沒地方。

搭建開放平臺 規范社區菜店配備標準

新發地蔬菜進社區是市人大代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力推的,他說早市的退出是城市產業升級的必然趨勢,現代化的蔬菜配送模式應該是從產地到社區,這包括從產地到社區、從社區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因為沒有中間環節,能夠達到最佳效率,降低價格,而且便於全程監控,更能夠保障食品安全。

新發地推進蔬菜進社區工程,就是希望能夠搭建起一個大的平臺,提供統一的安全的貨源以及銷售渠道,讓蔬菜能夠直接走到最後一公裡。

張玉璽建議,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是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借助城市產業升級契機,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標準,規范社區菜店配置標準和經營行為,為有志於城市蔬菜配送服務的企業搭建開放的平臺,更好的滿足廣大市民吃放心菜、吃便宜菜的需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穎 文並攝



汽車音響喇叭改裝A786D2DF914F98DE
arrow
arrow

    tu66g8qck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